街談巷議
  一個執著於“一考定終身”二手餐飲設備買賣的社會,高考題目備受關註自在情理之中。除了每年的高考命題,近年出現的一些大學自主招生的命題,在某種程度上更引人註目。因為它是在人們對高考日漸僵化感到不滿時,以改革措施的面目出現的,似乎是未來方向的代表。
  這也許正是今年江蘇大學自主招生試題在這兩天引起廣泛議論的背景。當然,江蘇大學命題成了熱點,還在於它貼近社會生活,話題引人關註。比如說,有問“有永慶房屋機食品和綠色食品有何不同”,有問“如何才能保護環境”,如果覺得這些還算是新話題中的老生常談,或者仍有應景之嫌,那麼“見到一個老人跌倒後該不該扶”,則是一個極好的問題。這麼說原因有二。
  首先,諸如有機還是綠色之類,基本算是知識類型;保護環境則有隱隱若現的標準答案,這兩類問題固然貼近生活,然而卻似乎未能“發人深省”。但“扶不扶”就不一樣了,社會熱點,爭議極大,人言言殊,並且還各有道理。回答這類問題,非要經過思考不可。而通常說來,必須思考而非死記硬背,更當鋪能體現一個人的水平和潛力。
  其次,我不知其他自主招裝潢生考試如何,但總覺得我們的各類考試,不管什麼級別什麼規模,正面引導的意味極濃,總是弄一些非常明顯的對比,千方百計讓考生去批評“壞”的,歌頌“好”的。而“扶不扶”,按理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擺脫這個思維。
  當然這麼說,也許高興得太早了。因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題目如何並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看考官在評定結果時的“官方態度”。正如以前討論中考高考作文題時,我們曾提及:沒有什麼好不好的題目,關鍵要看當考生答案在usb邏輯上文字上很強大,卻和考官的“官方態度”不符合時,其容忍度有多大。這個“關鍵問題”,同樣適用於江蘇大學自主招生中“貼近生活”的命題。
  另外,從制度層面來說,自主招生畢竟是對高考制度的小修小補,而非徹底改革。正如有人說的,如果高考是個獨木橋,那麼自主招生就是在選拔一些人,給他們過這個獨木橋的優惠卡。創新固然有,但這能給整個體系帶來多大影響?誰知道呢?
  不管怎麼說,人們能夠對江蘇大學自主招生的貼近生活命題有好評,說明公眾對高考制度改革有期望。至於這個制度要怎麼改,還真別說,在當今社會情況下,誰也沒有個“萬全之策”,好在大家都意識到必須改了。希望“扶不扶”這樣的問題,能夠給高考制度改革帶來一點新意思。
  錢克錦
  錢克錦  (原標題:考題接地氣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a10eaaaw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